/资讯中心/趋势研究/技术驱动是消费金融升级命门

技术驱动是消费金融升级命门

发布时间:2017-09-05 分类:趋势研究

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,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,相关统计数据显示,中国消费金融市场自2008年至今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趋势。2016年,消费信贷规模达到22.6万亿元,占GDP比重30%,占信贷总额14%,占个人信贷70%。
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消费贷占GDP比重可达70%,占信贷总额比重可达50%的状况而言,我国消费信贷进一步渗透的潜力巨大。

日益增加的消费需求、数字化科技革命的驱动让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、电商系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公司大批涌入消费金融领域,为消费金融带来巨大的发展前景。

消费金融市场迅速膨胀的背后,也滋生了一条恶意欺诈的黑色产业链。欺诈、骗贷、多头借贷等等,是每个消费金融公司都不愿提及却又不得不面对的隐痛。然而,受制于我国尚待完善的个人征信体系,官方对于非银行类借贷的数据统计趋近于空白,行业内个人信贷数据的真实性、合规性,也存在不同意见,现有的征信体系很难防范欺诈风险,如何反欺诈成了消费金融公司必须面对的难题。

有金钱的地方,即可见人性的贪婪。比起传统金融动辄上万的额度,消费金融虽然额小,但是已经是被盯上的“蚊子肉”,欺诈高发不止。

消费分期因为商业模式的特殊性,特别容易被欺诈分子盯上,或者某个局部地区腐坏变质。和直接的银行或者现金贷直接放贷不同,消费分期平台一般是作为资金方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,撮合借款人和放贷人。门店售卖产品,推荐分期,获得分成。消费金融平台的销售帮忙办理分期。因此,门店店员,消费分期的销售,甚至是消费者,任何一方动了欺诈的心思,都容易下手。

另一方面,消费分期也有分散的属性,不仅金额分散,而且地区也十分分散。一次贷款要等至少12个月的漫长周期才能好坏,金额十分分散。消费金融公司在全国布点,往往根据人群特点下沉到二三四线城市。而农村金融往往更加下沉,拖拉机分期,电摩分期,甚至是化肥分期,这些只有交通不便的农村才会需要。地区的分散给不论是前期防范,或者后期欺诈的调查取证都带来了很大难度。

消费金融要回归普惠本质,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成本、效率及金融欺诈的问题。这对企业的数据搜集和建模等技术能力是一种考验,特别是国内数据还相对孤立,尚未形成合法、有效的共享机制。此外,海量的数据需要企业提高数据清洗及分析能力,传统的建模方法也已经不适应海量数据的高维、稀疏特点。

有机构预测,到2020年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突破50万亿人民币。这意味着,消费金融将进入一个高速成长期,特别是在“互联网+”时代,消费金融将借力金融科技,以更快的速度、更低的融资成本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。在这个过程中,具备风控、技术输出能力的Fintech公司将会更有价值,他们不再以提供封闭服务为目标,而成为新金融消费生态的一环。从做自家生意升级为做百家生意,未来的成长空间不可限量。

2017年是消费金融成为风口的一年。随着进入消费金融领域的机构越来越多,欺诈套现、多头借贷等问题也随之显现。但是,随着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与发展,消费金融这一乱象将得到彻底改变。